土壤及海洋沉积物检测是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。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载体,其质量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、地下水安全及人类健康;而海洋沉积物则是海洋环境的重要指标,能够反映污染物积累、生态平衡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。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,重金属污染、有机物残留、微塑料扩散等问题日益严重,通过科学检测评估土壤和海洋沉积物的理化性质、污染物含量及生态风险,已成为污染防治、环境修复和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。
土壤及海洋沉积物的检测项目需根据用途和污染特征定制。常规检测包括: 1. 理化指标:pH值、含水率、粒度组成、有机质含量等; 2. 重金属污染:铅(Pb)、镉(Cd)、砷(As)、汞(Hg)等; 3. 有机物污染:多环芳烃(PAHs)、石油烃(TPH)、农药残留等; 4. 生物毒性指标:对微生物活性、植物生长抑制效应的评估; 5. 特殊污染物(针对海洋沉积物):硫化物、油类物质、微塑料等。
检测技术需结合污染物性质选择: 1. 重金属检测: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、X射线荧光光谱法(XRF); 2. 有机物分析: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、高效液相色谱(HPLC); 3. 物理参数测定:pH计、烘干法(含水率)、激光粒度仪; 4. 生物毒性测试:发光菌抑制实验、蚯蚓急性毒性试验; 5. 新型污染物检测(如微塑料):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、拉曼光谱结合显微成像技术。
国内外已建立多项标准规范以保证检测的科学性与可比性: 1. 国家标准: - 土壤:GB 15618-2018《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》; - 海洋沉积物:GB 18668-2002《海洋沉积物质量》; 2. 行业标准: - HJ 834-2017《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-质谱法》; - HY/T 147-2013《海洋沉积物中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》; 3. 国际标准: - ISO 11464:2006(土壤预处理方法); - EPA 8270D(有机物检测方法)。
土壤及海洋沉积物检测需结合先进技术、标准化流程和针对性评估体系,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。未来,随着高灵敏度检测设备与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,检测效率与精度将持续提升,助力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